劳动安全防护用品的选用和使用误区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5日 14:32:44 浏览次数:5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等多种经济类型迅猛发展,现阶段的职业性健康监护工作面临着工作范围、管理体制、监护要求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粉尘、有害气体、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如工作场所没有通风、防尘防毒等工程防护设施,易导致职业中毒及职业病发生。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正确选用合适级别的防护用品能够有效地预防职业中毒及职业病。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前提。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根据国家标准选用劳动防护用品 国家标准《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89)和国家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为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提供了法定技术依据。 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选购劳动防护用品 为了保证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我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实行生产许可证、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三证和安全标志制度。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还应按照产品所依据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自检,并出具产品合格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在出厂前应接受地方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抽检,检验机构按批量配给安全鉴定证。并经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机构,严格审查、核发安全标志。目前我国已对安全帽、过滤防毒面具面罩、过滤式防毒面具滤毒罐、安全带、电焊面罩、电焊护目镜、防静电导电安全鞋、防尘口罩、护足趾安全鞋(靴)、阻燃防护服、安全网、防冲击眼护具、胶面防砸安全靴、防酸服、防静电服、耐酸碱鞋、防刺穿鞋、绝缘皮鞋、低压绝缘胶鞋等19种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颁发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而且必须在产品上贴“安全鉴定证”。选购这19种防护用品时应查看是否有“三证”一标志,如没有则是非法产品。 三、使用期限和报废原则 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与作业场所环境、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频率,劳动防护用品的自身性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有些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硬性规定:如山东省根据作业环境,对厂矿企业使用安全帽的使用期限规定为:冶金轧钢厂的板坯作业36个月;冷水作业48个月;煤炭作业、土建作业24个月;地质坑探作业的安装工、钻探工、采样工为12个月。 一般来说,使用期限应考虑以下三原则: 1、腐蚀程度 根据不同作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磨损可划分为重腐蚀作业、中腐蚀作业和轻腐蚀作业。腐蚀程度能反映作业环境和工种的使用状况。 2、损耗情况 根据防护功能降低的程度可分为易受损耗、中等受损耗和强制性报废。受损耗情况反映护品防护性能情况。 3、耐用性能 根据使用周期可分为耐用、中等耐用和不耐用。耐用性能反映劳动防护用品的材质状况,如用耐高温阻燃纤维织物制成的阻燃防护服,要比用阻燃剂处理的阻燃织物制成的阻燃防护服耐用。耐用性能反映防护用品的综合质量。 四、常用特种防护用品使用年限 1、安全带使用期限 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应按批量购人情况抽检一次。若合格,该批安全带可继续使用。对抽试过的样带,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继续使用。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换成新绳。带子的使用期为3~5年。 2、防静电鞋和防静电工作服注意事项 (1)gb —89《防静电工作服》中规定:穿用防静电服时必须与gb 4385中规定的防静电鞋配套穿用。 (2)由于多次洗涤,防静电工作服的防静电性能会有所降低,所以环境温度高、劳动强度大、洗涤次数频繁的企业制定的使用期限应适当短一些。 (3)防静电鞋的穿用过程中,一般不超过200小时应进行电阻测试一次,如不合格,不可继续使用。 3、电绝缘鞋、绝缘手套的使用期限注意事项 电绝缘鞋包括:电绝缘皮鞋、布面胶鞋、胶面胶鞋、塑料鞋四大类。各个单位可根据劳动强度、作业环境不同,合理制定使用期限。但要注意以下几条:一是贮存,自出厂日超过18个月,须逐只进行电性能预防性检验;二是凡帮底有腐蚀破损之处,不能再作电绝缘鞋穿用;三是使用中每6个月至少进行一次电性能测试,如不合格不可继续使用。绝缘手套的使用期限,各单位可根据使用频繁度作出规定,但必须要求每次使用之前进行吹气自检,每半年至少做一次电性能测试,如不合格不可继续使用。 4、护听器配备时注意事项 护听器包括防噪声耳塞、防噪声耳罩、防噪声头盔。一般来说,防噪声头盔防噪声效果最好,不但能隔阻气传导噪声,还能减轻骨传导噪声对耳内的损伤,应使用于强噪声环境,耳罩的防噪声性能次之,而耳塞的防噪声效果最差,在1000~2000hz频段一般声衰减值只有10~20db。 五、劳动防护用品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应予报废: (1)、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 (2)、未达到上级劳动保护安全监察机构规定的功能指标。 (3)、在使用或保管储存期遭到损坏,经检验未达到原规定的有效防护功能最低指标。 六、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主要作业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如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或在其他劳动环境中确实不能适用的,应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它劳动防护用品。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为一部分工种的作业人员配备防尘口罩,纱布口罩不得作防尘口罩使用。 2、防毒护具的发放应根据作业人员可能接触毒物的种类,准确地选择相应的滤毒罐(盒),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效,并按国家标准规定,定时更换滤毒罐(盒)。 3、将帆布、纱、绒、皮、橡胶、塑料、乳胶等材质制成的手套统称为“劳防手套”,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作业中防割、磨、烧、烫、冻、电击、静电、腐蚀、浸水等伤害的实际需要,配备不同防护性能和材质的手套。 4、“护听器”是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盔的统称,用人单位可根据作业场所噪声的强度和频率,为作业人员配备。 5、绝缘手套和绝缘鞋除按期更换外,还应做到每次使用前作绝缘性能的检查和每半年做一次绝缘性能复测。 6、对眼部可能受铁屑等杂物飞溅伤害的工种,使用普通玻璃片受冲击后易碎,会引起佩戴者眼睛间接受伤,必须佩戴防冲击眼镜。 7、生产管理、调度、保卫、安全检查以及实习、外来参观者等有关人员,应根据其经常进人的生产区域,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8、在生产设备受损或失效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泄漏的作业场所,除对作业人员配备常规劳动防护用品外,还应在现场醒目处放置必需的防毒护具,以备逃生、抢救时应‘急便用。用人单位还应有专人和专门措施,保护其处于良好待用状态。 9、建筑、桥梁、船舶、工业安装等高处作业场所必须按规定架设安全网,作业人员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合理选用和佩带相应种类的安全带。 10、考虑到一个工种在不同企业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作业环境、不同的实际工作时间和不同的劳动强度,以及各省市气候环境、经济条件的差异,各工种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种类是最低配备标准,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未作具体规定,由省级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在制订本省的配备标准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发必需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规定使用期限。 七、劳动防护用品按照防护部位分类 (1)安全帽类。是用于保护头部,防撞击、挤压伤害的护具。主要有塑料、橡胶、玻璃、胶纸、防寒和竹藤安全帽。 (2)呼吸护具类。是预防尘肺和职业病的重要护品。按用途分为防尘、防毒、供养三类,按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隔绝式两类。 (3)眼防护具。用以保护作业人员的眼睛、面部,防止外来伤害。分为焊接用眼防护具、炉窑用眼护具、防冲击眼护具、微波防护具、激光防护镜以及防x射线、防化学、防尘等眼护具。 (4)听力护具。长期在90db(a)以上或短时在115db(a)以上环境中工作时应使用听力护具。昕力护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类。 (5)防护鞋。用于保护足部免受伤害。目前主要产品有防砸、绝缘、防静电、耐酸碱、耐油、防滑鞋等。 (6)防护手套。用于手部保护,主要有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于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石棉手套等。 (7)防护服。用于保护职工免受劳动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伤害。防护服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8)防坠落具。用于防止坠落事故发生。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和安全网。 (9)护肤用品。用于外露皮肤的保护。分为护肤膏和洗涤剂。 个人防护用品在预防职业病危害的综合措施中,属于第一级预防部分。当劳动条件尚不能从防护设备上改善时,还是主要防护手段。 但是不少企业管理人员和劳动者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方面存在几个误区: 误区1:个人防护用品可戴可不戴 专家指出,个人防护用品能消除或减轻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同时劳动者有义务佩戴防护用品。 误区2:车间没有异味,可以不用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专家指出,许多有害气体是无色、无嗅、无味,不具有任何警示性,感觉不到。即使有味,感觉器官对外界的感知存在着局限性和个体差异。因此,过分相信感觉,可能会导致职业中毒。 误区3:纱布口罩可用来防尘 普通纱布口罩不能作为防尘口罩。我们现在用的纱布口罩虽便宜,夏天吸汗,冬天保暖,但这样的口罩(即使16层厚)不能防护容易导致尘肺的呼吸性粉尘的危害,防尘需要专门的防尘口罩。 误区4:医用口罩用来防毒 医用口罩可以防止疾病通过飞沫传播,但是不能过滤有毒气体。针对不同的毒物,需使用不同过滤效果的防毒口罩。一般的可挥发性有机气体可以用活性炭防毒口罩。 误区5:防尘口罩水洗再利用 防尘口罩的滤料是不能水洗的。防尘口罩所使用的高效滤料通常为无纺布材料,有些还依靠纤维上带有的静电电荷过滤呼吸性粉尘。水洗后滤料的微观结构会受损,出现肉眼看不见的裂缝、孔洞,静电电荷也会大量损失,过滤性能严重下降。 防护用品属于一种被动的防护措施,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首先采取先进生产工艺,做好工程防护设施,从而主动预防职业病;在防护设施不能够完全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情况下,才考虑为劳动者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值得注意的是,个人防护用品不是万能的,任何个人防护用品都有其适用性,存在局限性,需考虑使用的环境和防护用品的适用范围。 工作场所中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如没有有效的防护设施或劳动者没有使用个体防护,很容易引起职业中毒等恶性事故。如电子元件清洗、印刷行业因使用含有正己烷的白电油而引起周围神经损害。制鞋和箱包生产行业以及喷涂和胶粘生产工序等都会使用一些含苯及苯系物的有机溶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的损害,常见的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部分体质敏感的劳动者在五金件去油作业中可因接触三氯乙烯而导致全身性皮肤损害。爆破、建筑、喷砂和宝石加工等作业因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导致矽肺病。其他行业也可接触到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环卫工人作业环境存在高温、汽车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噪声;职业司机和加油站工人可接触到汽油中的有机溶剂;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和行政人员工作场所中存在电磁辐射、臭氧等有害因素;银行、证券业工作人员存在工作的压力和职业性紧张;超净车间作业人员易出现紧张、抑郁、焦虑、偏执等情绪的改变。 职业病防治已成为近年来的社会热点问题,职业危害无处不在。只有提高全社会的认识,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改善工作环境,才能有效地防治职业病。职业病防治工作除了用人单位的支持和重视外,政府与主管部门也更应该关心劳动者,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创建发展型、和谐型和创新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www.hnhuibao.com
分享到: